6.4 安全保障 应急处置过程中,对可能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事件,要提前防范、及时控制、妥善处理;遵守保密规定,对涉密信息要加强管理,严格控制知悉范围。4.1.2 Ⅲ级债务风险事件应急响应 除采取Ⅳ级债务风险事件应对措施外,还应当采取以下升级应对措施: (1)相关地区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应当转为债务应急领导小组,将债务风险情况和应急处置方案专题向上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报告。必要的时候,还可以处置国有股权等政府资产用于还债。在整体供大于求的“白银时代”,这种局面将更为明显。
发行利率方面,定向发行利率预计变化不大,各省差异不大;公开发行债券方面,违约事件增加、资产荒加剧将使地方债配置需求进一步提升,整体发行利率预计将进一步贴近招标下限,但经济财政压力较大的省份发行利率可能进一步走高。暂停或取消地方出台的各类奖励、对企业的政策性补贴和贴息、非基本民生类补贴等。五是调整过高支出标准,优先保障国家出台的教育、社保、医疗、卫生等重大支出政策,地方支出政策标准不得超过国家统一标准。六是暂停土地出让收入各项政策性计提。土地出让收入扣除成本性支出后应全部用于偿还债务。今后,我国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仍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,也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提供了根本支撑。“这一规定有利于商业银行、投资者等资金融出方建立正确的投资风险意识,不要再有‘万一债务违约,上级政府一定会来救助’的不良预期。”郑春荣说。建立四级响应机制 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《预案》提出,根据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的性质、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情况,将地方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Ⅳ级(一般)、Ⅲ级(较大)、Ⅱ级(重大)、Ⅰ级(特大)四个等级。《预案》还特别提到,当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等级指标有交叉、难以判定级别时,按照较高一级处置,防止风险扩散;当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等级随时间推移有所上升时,按照升级后的级别处置。针对每一个级别,《预案》分别给出了4~6种情形,只要满足其一,便可界定。
他还分析说,9月是传统成交旺季,因此也成为近几年政策发布的窗口期,鉴于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,部分房企8月纷纷提前推进项目入市节奏,这也对成交起到主推作用。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是本次《意见》的亮点之一。《意见》提出,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,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键。土地经营权人对流转土地依法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占有、耕作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。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,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,保障其有稳定的经营预期。风险再防范 正是基于各类变形举债方式的风险防范意识,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11月11日出台了《预案》再次明确,中央政府对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,实行不救助原则。中财-鹏元政府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说,《预案》实际来说就是中国版的“地方财政破产法”,中国的地方债务风险主要出现在市县一级,省一级的财政比较安全。《预案》对未来地方债务风险的组织指挥体系、预警和预防机制、应急响应、后期处置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。在预案中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,并且提出了风险处置的方法,比如追究责任以及财政重整等方法。一位省级财政部门人士告诉记者,“《预案》在强化省这一级对于市县债务的监管。其实从‘43号文’开始,到这个都强调了中央不救助原则,省和市县的要自己负责,现在若是出了问题基本都会集中到省这一级。这些都表明,不良处置市场有巨大的潜力。在银监会下发的上述函中,在业界人士看来更具有影响力的是放开了对地方AMC收购的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的限制。
友情鏈接: